為了追憶82年前掀起抗日救國運動高潮的“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展現(xiàn)“一二?九”運動的現(xiàn)實意義,牢記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由校團委、高一年級攜手主辦的東北師大附中“青春獻禮十九大,奮斗鑄就中國夢”紀念“一二?九”運動82周年合唱比賽,于2017年12月8日在自由校區(qū)體育館隆重舉行。
活動當天,共青團吉林省委副書記牟大鵬、長春市教育局局長梁國超、副局長崔國濤等教育局領導、東北師范大學校長助理常青、附校管理辦公室主任趙樹峰及長春市各兄弟單位校長蒞臨合唱比賽現(xiàn)場并觀摩指導。東北師大附中校長邵志豪,東北師大附中黨委副書記、青華學校校長姜遠才,東北師大附中高中部副校長張曉娟、楊景云、譚祖春出席大會,現(xiàn)場觀摩并為獲獎班級和個人頒獎。
此次活動充分展示了黨的十九大以來,我校學子不忘初心,堅定理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面貌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堅定決心。
整齊如一的合唱表演令人贊嘆,一首首經(jīng)典紅歌在校園內(nèi)久久回蕩。精心編排的舞蹈、飽含激情的朗誦、別樣的服裝、青春的舞臺,各班用高亢嘹亮的歌聲展現(xiàn)了團結(jié)的力量,歌頌了偉大的愛國精神,贊美了繁榮昌盛的祖國。不僅同學們熱情高漲,班主任老師們也精心排練、認真準備,在兩位年級主任的帶領下,一首《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點燃了全場的氣氛,掌聲雷動,將整場比賽推向了高潮。
“一二?九”合唱比賽不僅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新時代青年風采的舞臺,而且也是學生集體責任感的體現(xiàn),同時更是東北師大附中對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培養(yǎng)。引導青年學生銘記歷史,修正自身行為,從每天的日常小事做起,以切實的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青春與紅歌相遇,產(chǎn)生的并非代溝,而是跨越時空的精神。激昂與熱血在歌聲中唱響,變成一聲洪鐘,激蕩華夏兒女;慷慨與壯志在胸腔中回蕩,化成一捧鮮花,裝點盛世中華。
“青春獻禮十九大,奮斗鑄就中國夢”。附中學子將以夢為馬,不負年華;響應時代的號角,奏響前進的樂章。
附件1:
合唱曲目(自由校區(qū))
次序 | 班級 | 曲目1 | 曲目2 |
1 | 1.24 | 我愛你中國 | 仰望星空 |
2 | 1.25 | 國家 | 追夢赤子心 |
3 | 1.23 | 當那一天來臨 | 倔強 |
4 | 1.15 | 光榮與夢想 | 向往 |
5 | 1.17 | 映山紅 | 就現(xiàn)在 |
6 | 1.26 | 中國軍魂 | 光輝歲月 |
7 | 1.21 | 保衛(wèi)黃河 |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
8 | 1.22 | 渴望光榮 | 奔跑在孤傲的路上 |
9 | 1.16 | 國家 | 自由大路的日子 |
10 | 1.28 | 保衛(wèi)黃河 | 陽光總在風雨后 |
11 | 1.19 | 大中國 | 志成學子之歌 |
12 | 1.18 | 精忠報國 | 最美的太陽 |
13 | 1.27 | 我愛你中國 | 當 |
14 | 1.20 | 眾人劃槳開大船 | 那么光榮 |
合唱曲目(青華校區(qū))
次序 | 班級 | 曲目1 | 曲目2 |
1 | 1.5 | 我愛你中國 | 青華校區(qū)的日子 |
2 | 1.9 | 精忠報國 | 相信自己無極限 |
3 | 1.12 | 我愛你中國 | 最美的太陽 |
4 | 1.8 | 國家 | 繁星點點 |
5 | 1.2 | 游擊隊之歌 | 附中神話 |
6 | 1.6 | 強軍戰(zhàn)歌 | 夜空中最亮的星 |
7 | 1.1 | 我愛你中國 | 給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 |
8 | 1.4 | 喀秋莎 | 那些花 |
9 | 1.3 | 中華好兒孫 | 平凡之路 |
10 | 1.13 | 強軍戰(zhàn)歌 | 小跳蛙 |
11 | 1.14 | 走向復興 | 像夢想一樣自由 |
12 | 1.7 | 歌唱祖國 | 我相信 |
13 | 1.10 | 保衛(wèi)黃河 | 平凡之路 |
14 | 1.11 | 渴望光榮 |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
附件2:紀念“一二?九”運動82周年合唱比賽獲獎情況
自由校區(qū) | |
特等獎 | 16班、17班、20班、22班 |
一等獎 | 15班、18班、19班、21班、23班 24班、25班、26班、27班、28班 |
最佳表演獎 | 17班、27班、28班 |
最佳領唱獎 | 16班、21班、26班 |
最佳指揮獎 | 17班、22班、24班 |
| |
青華校區(qū) | |
特等獎 | 5班、6班、11班、13班 |
一等獎 | 1班、2班、 3班、 4班、 7班 8班、9班、10班、12班、14班 |
最佳表演獎 | 5班、6班、13班 |
最佳領唱獎 | 2班、9班、11班 |
最佳指揮獎 | 7班、10班、14班 |
鏈接——
“一二·九”運動又稱為“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學生數(shù)千人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游行,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要求保全中國領土的完整,掀起全國抗日救國新高潮。12月12日,北平學生舉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綏遠抗戰(zhàn)”、“各黨派聯(lián)合起來”等口號。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一次大規(guī)模學生愛國運動。
在“冀察政務委員會”計劃成立的12月16日,北平學生和各界群眾1萬余人又舉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務委員會延期成立。之后,天津?qū)W生又組成南下擴大宣傳團,深入人民中間宣傳抗日救國。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得到了全國學生的響應和全國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的新高潮,推動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
“一二·九”運動公開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并吞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政府的妥協(xié)投降政策,大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它配合了紅軍北上抗日,促進了國內(nèi)和平和對日抗戰(zhàn)。它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來到。
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一二·九”運動“是抗戰(zhàn)動員的運動,是準備思想和干部的運動,是動員全民族的運動”,“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